大学生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测试项目、方法及标准
一、身高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身高,与体重测试相配合,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,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身高测量计。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,连接处是否紧密,有无晃动,显示屏读数是否准确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。刷卡后站立到仪器上,听播报语音提示测试,读数以厘米为单位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
3.测试方法:电子身高测量计在平坦地面上,受试者赤足,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底板上,上肢自然下垂,足跟并拢,足尖分开成60度角。躯干自然挺直,头部正直。电子身高测量计自动记录数据后自动播报数据,测试完成。
4,注意事项
(1)电子身高测量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。受试者站在电子体重计中央,上下电子体重计动作要轻。
(2)严格掌握立正,两肩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。
(3)头发蓬松者要压实,头顶的发辫、发结要放开,饰物要取下。
(4)测量身高前,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。
二、体重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的体重,与身高测试相配合,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,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体重计。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。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 0,1%,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,1千克。检验方法是:以备用的10千克、20千克、30千克标准砝码(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)分别进行称量,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。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:放置100克重砝码,观察液晶屏上数字变化,如果数字增加了 0,1千克时,则达到要求。
3.测试方法:测试时,电子体重计应放在平坦地面上。受试者赤足,受试者身着轻薄衣服,站在电子体重计中央。同身高测试方法。数值以千克为单位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
4.注意事项
(1)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。
(2)受试者站在电子体重计中央,上下电子体重计动作要轻。
三、肺活量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肺活量计。
3.测试方法:房间通风良好;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吹嘴(非一次性口嘴,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,每测一人时将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)。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,按工作键液晶屏是否灵敏,刷卡后开始测试。首先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张,并且要尽全力,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。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、手持吹气口嘴, 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 1至2次,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,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, 调整口嘴和用鼻夹(或自己捏鼻孔);学会深吸气(避免耸肩提气,应该像闻花式的慢吸气)。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,更深得吸一口气, 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,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,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。吹气完毕后,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。每位受试者测三次,每次间隔15秒,记录三次数值,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。以毫升为单位,不保留小数。
4.注意事项
(1)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,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,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。
(2)尽量使用一次性吹嘴,严禁用水、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。
(3)定期校对仪器。
四、50米跑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速度、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。
2.场地器材: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,跑道线要清楚。测试使用前,检查校正仪器是否准确,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,2秒,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,3秒。
3.测试方法: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。站立起跑,受试者验证身份后,举手开始起跑。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。仪器自动记录测试成绩,并语音播报。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
4.注意事项
(1)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。不得穿皮鞋、凉鞋等不适宜运动的鞋,避免受伤。
(2)发现有抢跑者,要当即召回重跑。
五、800米(女)或1000米(男)跑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,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。
2.场地器材:400米田径场跑道。电子测试仪器,方法同50米跑。
3.测试方法: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,站立式起跑。当听到语音播报的口令后开始起跑。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仪器自动记录并播报成绩。以分、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,不计小数。
六、立定跳远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。
2.场地器材:立定跳远电子测试仪。
3.测试方法: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,站在立定跳远电子仪器的跳远垫子上起跳线后,脚尖不得踩线。两脚原地同时起跳,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。仪器自动丈量成绩并播报。每人试跳三次,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。以厘米为单位,不计小数。
4.注意事项
(1)发现犯规时,仪器会语音提示,如若不纠正,成绩无效,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,应允许再跳,直至取得成绩为止。
(2)可以赤足,但不得穿钉鞋、皮鞋、塑料凉鞋参加测试。
七、引体向上(男)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测试单杠。
3.测试方法: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,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。 静止后,两臂同时用力引体(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),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。记录引体次数。
4.注意事项
(1)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,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。
(2)引体向上时,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,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。
(3)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测试。
八、仰卧起坐(女)
1.测试目的: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仰卧起坐仪器。
3.测试方法:刷卡后,受试者仰卧于垫上,两腿稍分开,屈膝呈 90度角左右,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。脚卡在一起的卡轮上,以固定下肢。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。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。语音播报提示开始,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。
4.注意事项
(1)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,该次不计数。
(2)测试过程中,仪器自动记录次数,不准确动作将不记次数,测试时间到,会有语音提示,报数。
九、坐位体前屈
1.测试目的: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、腰、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,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、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。
2.场地器材:电子坐位体前屈测试仪。
3.测试方法:
受试者两腿伸直,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,两脚分开约10~15厘米,上体前屈,两臂伸直前,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,直到不能前推为止。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,向内为负值,向前为正值。记录以厘米为单位,测试仪自动记录成绩。测试两次,取最好成绩。
4.注意事项
(1)身体前屈,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。
(2)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,推到不能前推为止。
十、评定标准
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,这些指标是根据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中项目的测试值进行评价的。
一、评分表
表1-1男生、女生体重指数(bmi)单项评分表(单位:千克/米)
等级 |
单项得分 |
大学 |
男生 |
女生 |
正常 |
100 |
17,9~23,9 |
17,2~23,9 |
低体重 |
80 |
≤17,8 |
≤17,1 |
超重 |
24,0~27,9 |
24,0~27,9 |
肥胖 |
60 |
≥28,0 |
≥28,0 |
表1-2男生、女生测试项目各项评分表
等 级 |
单 项 得 分 |
肺活量(毫升) |
50米跑(秒) |
坐位体前屈 (厘米) |
立定跳远 (厘米) |
男生引体向上、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(个) |
耐力跑 |
男生 |
女生 |
男生 |
女生 |
男生 |
女生 |
男生 |
女生 |
男生 |
女生 |
男生 |
女生 |
优 秀 |
100 |
5040 |
3400 |
6,7 |
7,5 |
24,9 |
25,8 |
273 |
207 |
19 |
56 |
3'17" |
3'18" |
95 |
4920 |
3350 |
6,8 |
7,6 |
23,1 |
24,0 |
268 |
201 |
18 |
54 |
3'22" |
3'24" |
90 |
4800 |
3300 |
6,9 |
7,7 |
21,3 |
22,2 |
263 |
195 |
17 |
52 |
3'27" |
3'30" |
良 好 |
85 |
4550 |
3150 |
7,0 |
8,0 |
19,5 |
20,6 |
256 |
188 |
16 |
49 |
3'34" |
3'37" |
80 |
4300 |
3000 |
7,1 |
8,3 |
17,7 |
19,0 |
248 |
181 |
15 |
46 |
3'42" |
3'44" |
及 格 |
78 |
4180 |
2900 |
7,3 |
8,5 |
16,3 |
17,7 |
244 |
178 |
|
44 |
3'47" |
3'49" |
76 |
4060 |
2800 |
7,5 |
8,7 |
14,9 |
16,4 |
240 |
175 |
14 |
42 |
3'52" |
3'54" |
74 |
3940 |
2700 |
7,7 |
8,9 |
13,5 |
15,1 |
236 |
172 |
|
40 |
3'57" |
3'59" |
72 |
3820 |
2600 |
7,9 |
9,1 |
12,1 |
13,8 |
232 |
169 |
13 |
38 |
4'02" |
4'04" |
70 |
3700 |
2500 |
8,1 |
9,3 |
10,7 |
12,5 |
228 |
166 |
|
36 |
4'07" |
4'09" |
68 |
3580 |
2400 |
8,3 |
9,5 |
9,3 |
11,2 |
224 |
163 |
12 |
34 |
4'12" |
4'14" |
66 |
3460 |
2300 |
8,5 |
9,7 |
7,9 |
9,9 |
220 |
160 |
|
32 |
4'17" |
4'19" |
64 |
3340 |
2200 |
8,7 |
9,9 |
6,5 |
8,6 |
216 |
157 |
11 |
30 |
4'22" |
4'24" |
62 |
3220 |
2100 |
8,9 |
10,1 |
5,1 |
7,3 |
212 |
154 |
|
28 |
4'27" |
4'29" |
60 |
3100 |
2000 |
9,1 |
10,3 |
3,7 |
6,0 |
208 |
151 |
10 |
26 |
4'32" |
4'34" |
不 及 格 |
50 |
2940 |
1960 |
9,3 |
10,5 |
2,7 |
5,2 |
203 |
146 |
9 |
24 |
4'52" |
4'44" |
40 |
2780 |
1920 |
9,5 |
10,7 |
1,7 |
4,4 |
198 |
141 |
8 |
22 |
5'12" |
4'54" |
30 |
2620 |
1880 |
9,7 |
10,9 |
0,7 |
3,6 |
193 |
136 |
7 |
20 |
5'32" |
5'04" |
20 |
2460 |
1840 |
9,9 |
11,1 |
-0,3 |
2,8 |
188 |
131 |
6 |
18 |
5'52" |
5'14" |
10 |
2300 |
1800 |
10,1 |
11,3 |
-1,3 |
2,0 |
183 |
126 |
5 |
16 |
6'12" |
5'24" |
十二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分指标
表2-1男生引体向上、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、男生1000米、女生800米跑评分表(单位:次)
加分 |
男生引体向上 ( 次) |
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(次) |
男生1000米 (秒) |
女生800米 (秒) |
10 |
10 |
13 |
-35" |
-50" |
9 |
9 |
12 |
-32" |
-45" |
8 |
8 |
11 |
-29" |
-40" |
7 |
7 |
10 |
-26" |
-35" |
6 |
6 |
9 |
-23" |
-30" |
5 |
5 |
8 |
-20" |
-25" |
4 |
4 |
7 |
-16" |
-20" |
3 |
3 |
6 |
-12" |
-15" |
2 |
2 |
4 |
-8" |
-10" |
1 |
1 |
2 |
-4" |
-5" |
注:引体向上、一分钟仰卧起坐均为高优指标,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,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。
注:1000米跑、800米跑均为低优指标,学生成绩低于单项评分100分后,以减少的秒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。
附表:1.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登记卡(大学样表)
2.免予执行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申请表(样表)
使用评分表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两个部分,首先是对各项测试结果分别评分,得出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和等级;第二部分是对每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总的得分和等级。下面就分别予以介绍。找到对应的评分表,使用该表查出相应指标所处的档次及其得分。
十三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评价
优秀:总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;良好:总分80分—89分为良好;及格:总分60分—79分;不及格: 总分60分以下